欢迎订阅 丰田时报
输入您的邮箱进行订阅,提交成功即可生效。
*本人同意将此表格的信息提供给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并同意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本人发送相关商业性信息、相关咨询。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保证按照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妥善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
欢迎订阅 丰田时报
输入您的邮箱进行订阅,提交成功即可生效。
*本人同意将此表格的信息提供给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并同意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本人发送相关商业性信息、相关咨询。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保证按照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妥善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
2025.04.22

穿梭136年时光的复原织机,缘何入驻Woven City

目录

通过复原织机追溯丰田源头
正因多样化才更要追寻共同的根源
过去与未来交织之地

3月27日下午1点15分,一辆卡车驶入Woven City。

5位男性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从车厢中卸下一台木质织机。这辆货车上午8点,从爱知县三好市的丰田明知工厂出发,历经5个小时的精心护送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据说这台织机将在4天后的某个仪式上正式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在位于日本桥的Woven By Toyota办公室入口处,也摆放着一台木质织机。

究竟木质织机承载着怎样的故事?为何它会频频现身与Woven City相关的场所?本期时报将带大家一探究竟。

通过复原织机追溯丰田源头

据悉,2024年12月将要召开一场面向Woven By Toyota员工的特殊讲座,于是专栏记者马上前往进行采访。

一进公司,在门口迎接访客的便是木质织机,这正是丰田集团创始人——丰田佐吉,于1890年发明的“丰田式木制人力织机”的复原品,自2023年7月起在此陈列。

主导织机复原项目的是剑持正光。这位老前辈在今年2月退休之前,包括在企业内部培训学校,以及在丰田工业高等学园(现为丰田工业学园)的资历在内,已于丰田耕耘了51载。

退休前,他在动力系统统括部负责技能型员工的人才培养工作,担任木型车间的负责人。

他与同部门的西山裕次和难波刚志一起,利用复原织机的契机开设了“源头讲座”。

虽然该讲座主要面向丰田内部员工,但自2023年4月以来,已在Woven By Toyota举办了4次。

上图从左到右依次是难波刚志、剑持正光、西山裕次。

讲座开场先进行理论研习。通过介绍佐吉“为国奉献”的精神,追溯其倾注毕生心血发明织机的人生历程,深入解读凝聚佐吉思想的《丰田纲领》。

上图为丰田纲领。

随后是织布体验环节。参与学员亲手操作织机,通过实践来体会剑持所述,复原项目带来的启示于学习成果。

剑持讲道:“当亲手复原这台织机时,我能感受到佐吉翁*的心情”。

*丰田集团内部以“佐吉翁”来称呼创始人,既表敬意又显亲切。

剑持先生

他满怀期待地说:“我希望员工们能够通过学习历史来培养丰田的制造精神,从而实现自身以及团队的成长。”

这台织机是佐吉翁23岁左右时制作的,而我是在60岁时将其复原。通过追溯制作过程,让我深刻感受到,无论是当时的年龄、思想还是技能,佐吉翁都堪称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起初,我还不时地疑惑“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形状?”“是不是有些多此一举?”但后来我发现,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蕴含着深远的考量,有其想要传达的信息。

难波刚志在复原过程中也获得了这样的发现:

“用复原后的织机织出的布,质地均匀,纹理整齐,操作省力且机械耐久——所有的设计都在以减轻织工负担为出发点。”

通过在汇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才的Woven By Toyota办讲座,难波刚志深切体会到:“佐吉翁的教诲,仿佛是能让所有人静下心来倾听,并与之产生共鸣的一段故事。”

丰田式木制人力织机的发明契机,源自“佐吉少年”那份“想让每晚熬夜织布的母亲轻松些”的想法。

事实上,在他获得的第一个专利中,首要目的就明确写着“省去拉绳步骤,减轻作业者身体负担”这一条。

通过装置,将需要双手操作的纬线穿梭工作改为单手完成;卷取布料无须下椅,伸手即可操作;座椅位置能根据使用者的体型自由调节,等等。

从每个机械结构的设计中,都能感受到“想让使用者更轻松”的体贴想法。

传统织机需要双手操作来将纬线穿过经线,而改良后只需单手前后移动筘,就能让梭子左右穿梭完成引纬。

操作者坐的座椅采用前倾设计,通过腿部支撑有效缓解疲劳。座板提供两种位置可选,适配不同体型。

剑持等人通过复原作业,逐步解读出了这台织机凝聚的智慧。

他们并非查阅现成的记录,而是凭借自身技艺重走前辈们的道路。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触摸到了“为了他人而努力”的理念。

本次讲座让参与者得以接触这些复原后的实物,正因如此,他们才能真切感受到丰田珍视的这份理念绝非空谈。

丰田时报采访的是在Woven By Toyota举办的第4期讲座。尾声时,剑持先生留下这样一番话语:

“90年前,前辈们实现了从织机到汽车的产业转型。如今我们正面临向移动出行公司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诸位正是支撑这场变革的中坚力量,请怀着自豪与勇气继续前进。”

正因多样化才更要追寻共同的根源

该讲座在丰田各职场巡回开展。如前文所述,仅在Woven by Toyota就举办过4次,累计超200人参与。

负责讲座接待工作的是织间梓女士,隶属传播与营销团,她为我们说明了该活动的重要性。

织间女士

过去不仅是我,很多同事都不太了解公司历史,自然也就不知道其中的渊源。

就在这时,公司名从Woven Planet Holdings变为Woven by Toyota。

如今丰田正面对向移动出行公司转型的变革,我们意识到:要肩负起这一使命,就必须寻到自身的根源。因此,我们选择举办了这样的讲座。

Woven by Toyota的成员既有丰田公司或集团公司调任来的员工,也有来自各行业的转职者。

员工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背景呈多元化。正因如此,他们更需要寻找共同的根源。

有参与者表示:“这个活动让我们意识到自己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

过去与未来交织之地

事实上,负责讲义的来自动力系统统括部的三位成员怀揣着一个共同的“梦想”。

难波坦言:“将织机置于Woven City,始终是我们的梦想。这座以‘编织’为内核的城市,理应成为这份信念的载体。”

西山接过话头:“无论Woven City中正在进行多么前沿的创造,起点都在这台木制织机。我们希望始终重视这份初心。”

他们同样参与了发明家库(Inventor Garage)的工作。“当有人有想要创造的东西时,我希望能立刻提供帮助。能够一起追逐梦想,一起迈向更广阔的未来。这就是我们希望能和发明者建立起的关系。”西山微笑着说道。

三人心愿成真的时刻终于降临。在Woven City设置木制织机的决定敲定,并于3月31日举行了揭幕仪式。

在典礼上,包括“Woven by Toyota”的相关人员和参与织机制作的动力系统统括部的三位成员在内的丰田相关人士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并一一传递了梭子。

最后接过梭子的,是Woven City项目总指挥丰田大辅SVP。在剑持的指导下,他用这把梭子织出了第一块布。

这一“授梭”与“初织”的活动,被剑持称为“为织机注入灵魂的仪式”。

就像将纬线穿过经线,一点点织成布那样,这也象征着大家齐心协力,要将从过去延续至今的情感与信念,继续编织、传承到未来的决心。

回望复原木制织机的十年历程,剑持感慨万千。

“一开始光是制作织机就已经竭尽全力了,但从第二台开始,我渐渐觉得‘不应该只藏在自己心里’。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理解与协助,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我觉得,正是因为大家怀着相同的心情,才能把梦想注入这台织机。希望这些想法和愿望,能够交给接下来的人们,传承到未来。”

难波先生回顾道:“为了实现梦想,不能只顾自己的方便。织机教会了我,重要的是要为大家的笑容而行动。”西山先生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无论公司变得多么全球化,都希望能够凭借‘为了他人而努力’的这份心意,继续吸引并团结起志同道合的伙伴。”

这台织机将被安放于Woven City的迎宾设施内。对于将其置于“对外窗口”的意义,织间如此解读:

织间女士

正是因为有过去的历史,才有现在与未来。同样地,也正是因为有前人为振兴造车事业所打下的基础,我们才能每天为了未来而努力工作——我对此深有感触。

汇聚于Woven City的人们,想必都怀揣着“我能否为此尽绵薄之力”的赤诚。

所有发明皆始于待解之题,更根植于“为他人而努力”的信念。

我们希望能借由这台织机,让大家有机会触碰到那些希望通过Woven City传承的理念。

“为了他人而努力”——从丰田的源流延续而来的这份不变的信念,正在被传承到这座面向未来、将迎来2,000位居民的新城中。

请说说您的看法: